Erlo

AJAX的简介和基本使用方法

2021-01-21 09:00:32 发布   584 浏览  
页面报错/反馈
收藏 点赞

ajax简介:

AJAX(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)翻译成中文就是“异步的Javascript和XML”。即使用Javascript语言与服务器进行异步交互,传输的数据为XML(当然,传输的数据不只是XML)。

AJAX 不是新的编程语言,而是一种使用现有标准的新方法。

AJAX 最大的优点是在不重新加载整个页面的情况下,可以与服务器交换数据并更新部分网页内容。(这一特点给用户的感受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请求和响应过程)

AJAX 不需要任何浏览器插件,但需要用户允许JavaScript在浏览器上执行。

同步交互:客户端发出一个请求后,需要等待服务器响应结束后,才能发出第二个请求;

异步交互:客户端发出一个请求后,无需等待服务器响应结束,就可以发出第二个请求。

ajax的基本使用方法:

# 前端向后端请求方式:1 浏览器手动输入网址(get请求),2 a标签的href属性(get请求),form表单(get/post请求,默认为get)

# ajax特点:异步提交、局部刷新

# 基本使用语法:

  提交url   (url:’...‘)

  提交方式  (type: 'post')

  提交数据  (data:{'''})

  提交后通过回调函数得到的返回结果  (sucess:function(data){...})

# 基本使用示例:(ajax的默认传输数据的格式是urlencoded)

相关推荐:《Python视频教程》

nbsp;html>


    
    图书管理系统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




 我们知道ajax默认的传输数据格式是urlencoded,前面我们说过,ajax可以用json作为数据格式传输。

现在强调一点:前后端传输数据必须要求数据是什么格式就应该用对应的传输格式,一一对应去传输,否则Django解析数据出问题,以至于我们在前后端拿不到想要的数据。

所以:

第一:我们需要在ajax发送请求代码中指定发送数据格式:

contentType: 'application/json',

第二:后端获取json格式数据不再是request.POST,而是通过request.body(得到的是一个bytes类型的json格式数据),所以再处理一下:

res = json.loads(request.body.decode('utf-8')),这就得到前端ajax发送过来的json格式数据。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:

登录查看全部

参与评论

评论留言

还没有评论留言,赶紧来抢楼吧~~

手机查看

返回顶部

给这篇文章打个标签吧~

棒极了 糟糕透顶 好文章 PHP JAVA JS 小程序 Python SEO MySql 确认